富裕是相似的,貧窮也是相似的。
在津巴布韋出海關的時候,才驀然意識到這是我到過的最窮的國家。
這也是我到過的最不像海關的海關,其實就是一張簡陋的桌子。海關官員手寫著一些單據(jù),用的是我們小時候常用的那種印紙,還有看起來相當簡易的紅色印章,紙是粗糙簡陋的紙。在絕大多數(shù)國家過海關的時候,海關官員通常是懶得理你,最多跟你Hello一聲。這里最鮮明的第一印象,是所有人,從工作人員到老百姓,見到你———游客,都會跟你說Howareyou———特別正規(guī)地跟你問好,前后左右,都不斷有人向你問好,禮貌得讓你簡直是受寵若驚,應接不暇。我開始很不習慣?!?
機場也是簡陋得有點不可思議:40度的氣溫,機場里沒有空調(diào),頭頂上是破舊的吊扇;洗手間里沒有衛(wèi)生紙,且黑乎乎的———也好,掩蓋了不衛(wèi)生。
很快出了海關,出了機場。沒有公共交通,出租車是惟一選擇。出租車同樣也沒有空調(diào),所有的車窗都搖下來,任憑窗外的熱風呼呼地吹進來。從機場到城里下榻的酒店,大約20分鐘,要25美元。后來在津巴布韋除了去機場,我再也沒有叫過出租車,寧愿安步當車。后來很快證明,在這個我到過的最貧窮的國家,每天的平均消費是我所有旅行中最高的:一瓶當?shù)氐牡V泉水2美元,一張劣質(zhì)的明信片2美元(郵費另付),酒店是150美元一個晚上,另外一家則是300多美元,我總算在那里喝了個英國式的下午茶,但居然一個人就要收40美元。僥幸的是在這里停留的時間并不長。
酒店是有著厚厚的茅草屋頂?shù)霓r(nóng)舍風格的房子,該是冬暖夏涼的,看上去很宜人。照例是登記入住。當?shù)刎泿琶嬷禈O小,什么東西標價都成千上萬,許多地方標價直接用美元,有的酒店甚至聲明只用外國貨幣結算,所以我根本也不用換津巴布韋錢。旅行時為了安全,現(xiàn)金帶得并不多,可是用信用卡結賬要加收5%的費用。前臺的小姐禮貌客氣,但是在找零錢的時候卻面露難色,于是零錢又順理成章地成了小費。我不免有些郁悶。本來,150美元的酒店對我來說已經(jīng)太貴了,是別無選擇的選擇。在一個如此低消費的國家旅游,費用居然遠遠超過像英國、瑞士、北歐那些世界上以高消費著稱的地方,連小費也是如此。
我自己拿行李,但是侍者還是熱情地堅持送客人進房間。從電視機、窗式空調(diào)、抽水馬桶,到每一盞燈,侍者都要詳盡地介紹房間內(nèi)所有設施的開關使用。從機場出來,我一路早已經(jīng)是一身汗(盡管是香汗,呵呵),只想快快沖涼,此刻卻只能耐著性子笑納這長達10分鐘的并不受歡迎的服務———侍者則是禮貌地笑納了小費,最后拉開抽屜,指著里面的蠟燭說,房間有時候會停電。
到過這么多國家旅行,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是個“老外”。
門票價格對“內(nèi)賓”和“外賓”也是不一樣的。當?shù)刈钬撌⒚木S多利亞瀑布,是不能不去的地方,每人20美元的門票當然怎么也不能省。這自然造化,可謂無本萬利———進了門不見有任何設施,門就是收門票的惟一成本。
少不了的是沿街叫賣旅游紀念品的小販兒———很多是只有十幾歲的孩子。似曾相識的是,所有的“老外”都被看成是美元用不完的人,一件不大的石頭雕刻或者手工藝品,常常開價上百美元,他們還說“只要100美元”!然后這價格便像崩盤的股市一樣,一路狂跌———10分鐘之內(nèi)已經(jīng)降低到5美元。
本來是慕維多利亞瀑布之名而來,然而炫目的維多利亞瀑布遠遠不如內(nèi)心掀起的波瀾讓我覺得隱痛。第一次有了一種換位思考。也許大家都會說我們的國家這20年早已經(jīng)今非昔比了,我們是遠遠比這個津巴布韋和贊比亞之間的小鎮(zhèn)發(fā)達和富裕得多的,但即使今天,我們也仍然有比這里更貧窮和落后得多的地方。第一次具體地假想,一個老外會怎樣(或曾經(jīng)怎樣)看自己的國家,就像一個人第一次在漫畫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