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簡介
編輯
麗江古城北行十余公里,玉龍雪山南麓有一個叫做“巫魯肯”的村子,意為雪山腳下的村子,這里便是玉湖村了,1922年約瑟夫·洛克以美國《全國地理雜志》的探險家、撰稿人、攝影家等身份,從泰緬邊境進入中國云南,從此在玉龍雪山下一住27年,其中大部分時間就住在玉湖雪籬村。玉湖是明代以前由木氏家族組織人挖的一個人工湖。木氏在湖畔筑避暑夏宮、玉龍書院、建養(yǎng)鹿場。玉湖村最早的居民即是為納西王護宮養(yǎng)鹿的人。因此又叫“竄闊羅”。納西民歌中也常提到玉湖和雪山鹿場。玉湖中,雪水清澈,水草搖曳,藍天白云襯托著高大的玉龍雪峰倒映在湖中,大自然仿佛都沉淀在湖底。這“玉湖倒影”便是著名的“玉龍十二景”之一。玉湖湖畔有草場萬頃,春夏草長鶯飛,野花萬點閃爍其中,牛鈴丁冬,牧人作歌。深秋嚴冬,牧場草黃,湖中大片蘆葦隨風起伏,瑟瑟響如一片悲秋琴弦,一派蒼茫寒涼景象。玉湖邊上有一棵每年結出甜得像蜜一樣桔子的桔樹,人們都說這是龍女變的,叫它作“龍女樹”。在玉湖旁的峭壁上鐫刻有“玉柱擎天”四個大字,是麗江第一任流官知府(“改土歸流”后從中央派來的最高執(zhí)政者)楊馝所題。其下又有雍正三年(1725 年)郡丞聶瑞的“玉壁金川”四字。字跡旁青苔班駁,古意深沉。洛克是把麗江民族文化最早全面介紹給西方世界的外國學 者。在玉湖雪揭村西面高約30米的峭壁上,刻有"玉柱擎天"四個行楷大字,這是清朝雍正年間麗江第 一任流官知府楊翻題書。這幅石刻不但寫盡了麗江雪山之壯麗,也成為與"改土歸流"這一重要歷史事件有直接關系的文物古跡。石崖腳下,-1弘清泉如玉,稱為 玉湖。"玉湖倒影"為玉龍雪山十二佳景之首,明清兩代納西詩人多有稱頌。[1]
2村情概況
編輯
玉湖村委會,屬于半山區(qū)。距離村委會0.00公里,距離鎮(zhèn)8.00公里, 國土面積77.78平方公里,海拔3200.00米,年平均氣溫8.90℃,年降水量935.80毫米,適宜種植玉米.小麥等農作物。有耕地4074.00畝,其中人均耕地2.95畝;有林地49689.00畝。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,有農戶383戶,有鄉(xiāng)村人口1465人,其中農業(yè)人口1385人,勞動力732人,其中從事第一產業(yè)人數(shù)442人。2011年全村經(jīng)濟總收入1076.90萬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6052.00元。 農民收入主要以旅游業(yè)為主。
3自然資源
編輯
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74.00畝(其中:田0.00畝,地4074.00畝),人均耕地2.95畝,主要種植玉米.小麥等作物;擁有林地49689.00畝,其中經(jīng)濟林果地410.00畝,人均經(jīng)濟林果地0.30畝,主要種植蘋果等經(jīng)濟林果; 其他面積5126.00畝。
4基礎設施
編輯
該村截止2011年底,全村有383戶通自來水,有0戶飲用井水, 有383戶通電,有6戶通有線電視,擁有電視機農戶383戶 ,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(shù)300戶,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(shù)244戶?!≡撨M村道路為屬于彈石路面 ;距離最近的車站(碼頭)20.00公里,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.00公里。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.00畝,其中有高穩(wěn)產農田地面積0.00畝,人均高穩(wěn)產農田地面積0.00畝?!≡摯宓?011年底,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;有383戶居住于土木結構住房。